《無抗營養原理與技術》
陳代文 教授 四川農業大學
一、科學認識抗生素的功過 1. 抗生素作為豬生長促進劑的效果。 2. 抗生素的問題:抗生素影響健康(耐藥性;腸道微生態平衡,抗生素處理7天,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)。 3. 中國規;i場用藥結構(常用藥:消毒劑、疫苗、抗生素)。 4. 禁抗需要政府、科研機構、行業共同努力。 5.農業農村部2019.07.10發布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計劃。 6. 禁抗對中國畜牧業的影響,增加生產成本32億元。 (1)飼料企業:效果問題、成本問題、服務問題。 (2)養殖企業:增加發病率、增加現場用藥、增加成本。
二、無抗營養原理
1. 沒有抗生素替代品! 2. 營養與動物健康:保障腸道健康;促進免疫系統發育和功能;干預致病因子的作用;修復受損組織細胞。 3. 無抗營養理論體系 以腸道健康為標識,營養結構平衡(營養素、營養源、營養水平、功能添加劑)為核心。 ①技術核心——優化營養結構,實現營養平衡; ②技術關鍵——生理適配,保障腸道健康(保護腸道;適應腸道;彌補腸道;修復腸道)。
三、無抗營養技術
高效與健康:營養源、飼料添加劑、功能型飼料添加劑組合、飼喂模式、生物發酵飼料、菌群移植 (1)營養源選擇優化(營養源比營養水平更重要): ①蛋白源(蛋白質品質越差,氨基酸平衡后效果更好;大豆蛋白+酪蛋白+淀粉日糧不如玉米豆粕日糧;酪蛋白>大豆蛋白>玉米蛋白≈無氮日糧;氨基酸平衡不能消除營養源差異); ②淀粉源;豌豆>玉米≈小麥>木薯; ③脂肪源:椰子油>魚油≈大豆油>豬油>牛油; ④纖維源:豌豆>小麥≈大豆。 (2)營養結構優化:復雜日糧比簡單日糧對仔豬生長性能更好;抗生素在簡單日糧中效果更好。 (3)添加劑選擇與優化:氨基酸、維生素、酸化劑、酶制劑、微生態制劑、益生素、植物提取物、其他。 (4)使用流體飼料:增加采食量,生產性能極顯著提升,緩解斷奶應激。 (5)使用發酵飼料。 (6)菌群移植。
四、總結
無抗技術創新——3F技術 1. 配方(Formulation):配料,配料就是實現精準營養,在需求上滿足需求。 2. 發酵(Fermentation):主要是通過發酵改變原料的化學結構,產生新的物質。 3. 液態(Fluid feed):液體飼料主要改善采食量,減少固體對腸道的損傷,尤其是幼齡動物。
聽課會議筆記由四川省畜科飼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現場整理,內容未經報告者本人審閱,有所疏漏在所難免。
作者:陳代文 教授 |